青岛牛皮纸复合袋报价资讯 | 青岛牛皮纸复合袋报价新闻 | 青岛牛皮纸复合袋报价图片 | 青岛牛皮纸复合袋报价百科 | 青岛牛皮纸复合袋报价博客 | 返回首页
在青岛网络公司小编的印象中,互联网公司都是财大气粗,什么种子用户,烧钱就行了啊。然而,在这些大公司还只是很小的初创公司的时候,也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,没有资本助力,早期的推广也是想到就心酸......
滴滴打车一开始只在北京,用最精锐的部队验证自己的模式,成功时再横向复制,从而形成了今天的规模。但开拓北京的市场,却不像滴滴创始人程维想象的那样简单。推广初期,没有出租车公司愿意和滴滴进行合作。经过无解的死缠烂打战术,滴滴终于谈下来第一个出租公司——只有200余辆车的银山出租车公司,这家公司的老板允许程维他们在司机例会上演讲15分钟介绍产品。最后,有8位司机安装了客户端。程维拿着合同给其他出租车公司看——人家都做了,你们也可以尝试一下啊!就是这样,滴滴敲开了第二家、第三家公司。
2012年9月,滴滴打车上线,有500位司机安装了客户端,但是上线的人数只有16个。于是程维面试了一个人,每天给他400块钱,让他绕三环打车。除了各个公司推广,滴滴的地推团队还设立了线下服务点,分布在北京西站、南站、南苑机场等司机聚集的地方,他们每天7点抵达开始工作,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。为了保证体验,地推的小伙们会考虑到每个细节:他们把安装时间控制在3、5分钟,最后压缩到1分钟一个,否则司机会不满。
就这样,滴滴慢慢积累了第一批种子用户。在经历残酷的市场竞争后,滴滴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屌丝成长为互联网行业的大佬。其中的心酸不可言说。一个初创公司,不管从资金还是系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,滴滴最开始的预算在400万以内,结果花了1个多亿,他的创始人程维坦言:“签单的时候,手都在抖。”不过滴滴最终还是熬出了头,滴滴并不是一个必然事件,而是相对之下的偶然。一将众生万古枯,滴滴的成就是无数尸山血海堆积而成。身在青岛网络公司的小编也深深感觉到压力,不过只要生存下来就能看得到希望的曙光,扛过难熬的寒冬,一定可以迎来最灿烂的骄阳。
Other Services
您可能也需要其他服务